1010
VOL
日落黄昏时
本期音乐为印度独立音乐(indian indie)专题。印度除了宝莱坞的歌舞片之外,还有一帮年轻人在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自己。像这样的国家(宗教压制、种族阶级分离以及贫富差距等),现实的压力已经到了足以摧毁生命的地步,现实无法让现有的资源确保每一个个体自如的生长。可是,当面对那些在生活的边缘仍为了自己的内心苦苦挣扎的人们,他们的声音不仅有着愤怒,也有着温情和自洽的一面。这期音乐不仅有清新的民谣小调,也有着摇滚的呐喊;既有英文作品,也有用印度语演唱的作品。这些音乐与古老的印度音乐节奏自然的编织在了一起,让人听来百味杂陈。或许时代已经改变,时代的精神也在改变。但是日落黄昏下的年轻人们依然满怀着期待,用自己真实的方式进入个歌唱着生活的本质。Cover From Santu Mondal
点开歌单不看介绍的话完全不觉得这些歌和印度有关,器乐节奏我不太懂,但一直认为歌词是歌曲表达的核心所在。当一首歌让听众觉得它来自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违和时,或许是件可惜的事
0830
VOL
那时依旧
本期音乐为印度(India)独立音乐专题。 一个国家的青春情绪表达永远是独立且自由的。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印度男女总是穿着华服,载歌载舞,仿佛印度的音乐只有在欢快的跳舞或是瑜伽冥想时才会出现。似乎都是这样,当你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域的文化之后,你才会发现实总是容易被想象误解。 中国自古是一个文化融和式的国家。从古至今,多少异族入侵所带来的文化统治都没有让中华民族在思想上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民族。在洗尽铅华之后,都融化进了中华民族的根部深处。而印度则不同,在宗教深度笼罩之下,年轻人的反抗在巨大的思想禁锢面前显现得是那么的苍白与无力。就像那部让人深思的印度电影《3 Idiots》,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无法抵抗世俗的控制。但是印度的独立音乐对比中国的独立音乐来说,表达上却更具立体性。 由于印度早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受西方的影响较深。早在上世纪60年代,在印度就可以买到滚石和NME等音乐杂志。80年代开始出现了模仿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的乐队,如这期的13AD乐队,就是在1980年开始组建的,表达方式也深受美式流行金属的影响。90年代由于宝莱坞(Bollywood)的电影产业逐渐发达,也逐渐带动了独立音乐表达形式的多元化。例如这期的Sifar乐队就带着典型的英式摇滚特征、Meri Zindagi掺杂了电子元素、Faiza是比较少见的女性摇滚歌者、Indian Ocean乐队则是把爵士乐中的放克(Funky)形态融合进了印度传统民乐中、Kattey这首歌,甚至惊现了女性Rap。 在筹备了近一年多的时间后,这一期印度独立音乐专题期刊今天终于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但是无论怎样,14首歌是无法全貌的展现出印度独立音乐文化的,所以落网之后还会适机再推出一期充满更多先锋元素(相对于印度传统文化来说,类如极端金属、硬核、朋克、雷鬼等)的印度独立音乐专题。 Cover From Vichaya Pop
可惜找不到以前的歌单了 但是回来了 多好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