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燕池的微博介绍很是有趣:特意标注千万不要给她建立百科这一项。建立百度百科就意味各种贴标签,把一个人履历做成历史大年表,数字化,机械化。即使再生动的人也变得无趣且刻板。给人贴标签,就把一个多面立体的人固化刻板,做标记分类归纳,按照无生命的事物处理。标签都是他们说体,是别人对于某些个体的特征陈述,有时是一种误导。在未接触本人的情况下,透过标签去了解这个人,常常意味着偏见或是以偏概全,只有自身亲眼所见所闻所感才能还原人物本身。大概这正是燕池讨厌被百科,就是因为害怕被标签。
好的歌曲往往令人一见如故,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与好听的歌曲不期而遇,诸如与人的美好邂逅,志趣相投下的心照不宣。歌曲的灵性是演唱者作词者作曲者的共同合力,给词赋予最贴合的韵律的曲子,给曲子找到合适的演绎主人。这就是听到燕池歌曲给我当时的触动。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我打开某个app音乐平台无意中听到她的《冬夜》,歌声温润之处如流水,浇灌干涸的心田,被滋养舒展开来,一片美好,感受每一字跳动的鲜活,有生命力,混沌的头脑得以开化。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的着了迷,她的单曲被挨个一首一首去滚动播放,透过歌曲可以感觉到她独有的那份娴静安然,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一首《冬夜》醒目于耳边,与耳膜共鸣,反馈到大脑,那是一种可以还原人本真的力量,褪去伪装的安全色,将柔软裸露在外。2015年12月北方冬夜处于雪的笼罩之下,万物停止生长,入夜之后更是一片寂寥,有积雪的夜晚,雪好像是双层的隔音玻璃,把来自大地脉搏的震颤的脉搏,心跳挡在地面下的另一个世界,时间变得踌躇,生活节奏也慢下来。2015年12月,此时的我身处广州,这一四季皆暖的城市,对于没有经受过严冬的考验,在这座城市土生土长的人来讲也许无法体会作为北方人的我对于冬,对于初雪的执迷程度,它们也恰似一种乡情的寄托。雪,一个与生俱来,滚烫存于血液的东西,成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四月份中旬,有幸看到燕池现场演出。实实在在的在场感,隔着轻薄的空气可以看到燕池本人,听到她的歌曲。她的着装打扮简单随意,没有多余的累赘,淡淡的妆容全然一副领家女孩淡雅清爽,基色为黑的印花棒球衫内搭黑色衬衣,略微撸上去一点的袖子,九分黑色短裤,白色的运动鞋,顺而直的长发垂散到肩膀下,左侧的头发捋到耳朵后面,银色的小发夹作为一星闪闪的点缀。在演唱间隙,与到场歌迷互动中,连连说出不确定词语的谦虚,时常的断片的可爱,或是不知所云舔嘴,撩起发梢,摸后脑勺,憨笑,抿嘴,食指顶鼻头,眯着眼笑 ,咬下唇等,这些细微的动作极其亲切,没有咄咄逼人的强大的气场,透露出一丝紧张,普通如你我,像是我们所熟悉的领家女孩。
那天晚上她所唱曲目,《人海》便是其一。身在人海中的困顿,疲倦,迷茫,无方向感,容易跟随大众的脚步而失去自我的判断力。放手是洒脱的,但当独自面对没有他(她)的生活,人海中再也难觅到对方身影,依旧掩饰不住的黯然神伤的落寞,“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只为成全更好的彼此,不成为对方的羁绊,这便是爱情的伟大之处。
《从前慢》也是燕池广州演出的曲目,它和燕池高度的契合,慢的细腻,柔软。不受外界快节奏嘈杂的影响,有条不紊且安静地活出自己节拍的人。整出演出仿佛置身于宁静深处,曲径通幽,树木丛生,鸟语花香。给听歌人以慢下来,沉下去的心境,方可去感知当下的不足向外人道的细微美好。回音似的配乐声音逐远递近,由近到远扩散回荡开,叮咚作响的铃声,为早晨的叫卖打头阵,旧时生活的印记历历在目,被掀开,被拉长。
在她的歌声里,总会发现一份久违的娴静,如孩童时期的悠闲。因为足够的简单,纯粹,所以更容易撼动人心,回归到自己的本真,这便是难能可贵之处。
文/竖